旅游资讯网是中国最大的旅游内容生产和分发平台,提供及时权威的旅游资讯和丰富的旅游短视频

一个中国商人是如何在非洲做起中草药生意的?

旅游新闻 2024-06-28 浏览(211) 评论(0)
- N +

一个中国人在非洲流浪了25年,走过非洲30多个国家,从一个打工者成长为企业家。他就是《走进非洲》的作者赵彦明。近日,在上海图书馆东大厅,赵彦明向读者讲述了他的非洲创业史。

赵彦明(中)在非洲。(图片由作者提供)

“走进非洲”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

20多年前,“走进非洲”是我们工作的口号,也是我们海外创业的起点。现在,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变化,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走进非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也是世界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纵观整个世界的格局,很多资本或者各种商业机构早就进入了别的地方,但是非洲这个地方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对于大多数非洲国家来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同步发展。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非洲。非洲陆地面积约302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4.27亿,已超过中国,预计未来几十年还将继续增长。根据联合国《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到本世纪末,非洲人口将达到39亿,占世界人口的40%。

展开全文

非洲有三个国家人口过亿。分别是:尼日利亚,人口2.27亿;人口1.2亿的埃塞俄比亚;埃及有1.04亿人口。

未来,非洲将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地区。因此,我们应该走进非洲,了解非洲,加强与非洲的合作。事实上,早在2000年,中国政府就与非洲各国政府建立了长期合作对话机制——“中非合作论坛”。该论坛每三年举办一次,今年9月将在中国举办新的“中非合作论坛”。

非洲的经济形势如何?目前,大多数非洲国家的经济状况仍然是单一商品经济。他们主要靠出口矿产和少数农产品换取外汇,然后进口各种工业用品和日用品。这种格局是从17世纪殖民者来到非洲建立殖民地开始形成的。延续了300多年,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被打破。当时殖民非洲的国家主要是英国、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尤其是英国,殖民时间最长,殖民地最多,所以非洲的英语国家最多,其次是法语国家。

许多非洲国家出售他们的矿产,但作为回报,他们得到用他们的原材料生产的商品,而这些商品的价格往往非常高。比如加纳就是著名的黄金之国。加纳人开采的金矿全部运到其他国家提炼加工制成黄金制品,然后加纳进口这些昂贵的商品。

再比如,尼日利亚的石油产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六,但尼日利亚没有自己的炼油厂。它的原油出口到西方,从西方提炼,然后进口。近年来,尼日利亚政府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炼油企业,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大量商业用油需要进口。由于外汇短缺,我们经常看到尼日利亚很多城市的加油站都不卖汽油和柴油。

非洲许多国家都是这种情况。卖木材的无法制造家具,棉花生产者没有纺织企业。所有这些都阻碍了他们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赵燕明和非洲孩子在一起。(图片由作者提供)

“非洲的中国人和中国商品”

目前在非洲有多少中国人?非洲哪些国家来自中国的人比较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非洲的中国人超过百万。中国人主要分布在一些讲英语的非洲国家。因为我们很多人都是从小学英语的,出国后第一选择就是英语国家。所以埃塞俄比亚、加纳、赞比亚、肯尼亚、南非等英语非洲国家,来自中国的人比较多。

那么,中国人在非洲主要做什么?绝大多数中国人从事中非贸易,也就是把中国生产的产品运到非洲销售。2000年,我第一次去非洲的时候,在超市里看到来自中国的商品很少。我想从中国购买大米和面条,但我根本买不到。近年来,中国人在非洲开了越来越多的超市。他们不仅可以随处买到中国的米和面条,还可以随处买到中国货。

我经常去义乌,每次都去看看那些非洲人在义乌小商品市场买什么,了解他们的需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洲朋友在广州做生意。他们购买大量的牛仔裤、鞋帽等日用品,运回非洲。因为他们发现广州有很多服装加工企业,广州成了他们贸易的首选。就像中国人聚集在非洲,有了“中国城”,广州也有了“非洲街”,说明中非之间已经形成了友好的合作关系和经贸往来。

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非洲的投资,主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如修铁路、修公路、修电站、修桥梁等。因此,非洲人对中国人一直持积极态度,总是欢迎我们去。

他们对中国人有很好的印象。事实上,它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政府派遣了许多医疗队免费帮助非洲国家,赢得了非洲人民的高度赞扬。近年来,一批批中国维和部队来到非洲。他们修建桥梁和道路,开展医疗援助和救灾,为维护和平和传播友谊做出了贡献。因此,绝大多数非洲人对中国人非常友好。

我在非洲从事健康行业。根据我对非洲健康产业的了解,中国在这方面的投入还远远不够,还处于起步阶段。在非洲,有四五个孩子的家庭非常普遍,但同时,也有很多孩子英年早逝。非洲的新生儿死亡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医疗卫生条件差。我在非洲这么多年,去过30多个非洲国家,发现大多数国家的基础设施都很差。记得有一年,利比里亚新上任的总统访问尼日利亚,两国首脑在联合声明中呼吁民众挂蚊帐预防疟疾。这说明非洲人普遍不习惯挂蚊帐,当地蚊帐匮乏。

现在,中国商品在非洲随处可见。非洲人如何看待中国货?首先,他们很喜欢中国的商品,中国的商品性价比很高,真的很受非洲国家的欢迎。其次,他们希望向中国学习,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生产自己的产品。有非洲企业家告诉我:如果中国货能在非洲当地生产,不仅能解决当地就业问题,还能进一步降低成本。这个目标能实现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对于中国的投资者和企业家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商机。

赵燕明在讲课。(图片由上述讲座提供)

六味地黄丸是我们的主要产品。

我来说说我自己的故事。

我以前在国内一家保健品公司工作。第一次去非洲,公司派我去开拓市场,不然我绝不会想到去非洲。那是2000年,企业派我去加纳。我问领导:是去加拿大吗?他们告诉我:没有“大”,是加纳,在非洲。于是我买了一张世界地图,终于知道了加纳的地理位置。

我是营销经理。为了开拓国际市场,我怀着一腔热情来到了非洲加纳。起初,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我在那里租了房子,但是一看,没有电。另外,那里的人不了解中国的保健品。你卖给谁了?很快,货物到达了岸边。我和同事商量,争取先把货卖出去。当时产品里有一款降脂茶。在对消费者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银行经理应该是最有可能购买降脂茶的。因为我们去非洲一家银行开户,和银行客户经理打交道,发现他们都很肥胖。我对他们说:你的身体可能有问题。喝我们的降脂茶一定对你有好处。

因为没人愿意出钱,我就先给他们了。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知道如何保持健康。我们会根据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添加不同的饮食。我们有很强的健康意识,但非洲人根本没有这样的概念。可能是因为他们第一次吃这些保健品,所以效果特别明显。慢慢地,我们实际上启动了市场。

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不仅要卖保健品,还要把中国的中草药带到非洲,因为非洲的卫生条件太差了。中草药可以治病救人,真正给非洲人民带来福祉。但是,那家保健品公司不想开拓新业务。于是,我辞掉了工作,在非洲创业,自己做中草药。

健康产业在非洲再过100年也不会过时,因为非洲人民太需要它了。他们中的许多人因为不卫生的饮食和生活条件而生病,非洲人的平均寿命很短。他们的劳动力非常庞大,主要是年轻人。我们在国内开了一个分享会,一大半参会的都是大妈,在非洲根本没看到大妈。他们都是年轻人和中年人。

我们的代表产品是六味地黄丸。为什么选择六味地黄丸?首先,因为是中医,所以有故事。六味地黄丸由我国宋代著名儿科医生钱乙首创。最初用于治疗小儿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开的药比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记载的八味丸少两味。所以我们选择了六味地黄丸作为主打产品。

今天,我们的企业是非洲、尼日利亚、加纳的当地企业,因为我们在当地注册,在当地生产,雇佣当地工人和销售人员,在当地纳税。我们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回收加工成成品,在非洲很受欢迎。目前我们有六七百家专卖店,都是当地人开的。整个公司只有14、15个中国人,管理团队以当地人为主,有100多个当地人参与企业管理。

告诉非洲人中草药的好处。

朋友经常问我:非洲人认可我们的中药材吗?这是我们需要做的。我们需要不断培育市场,向非洲各国推广中草药。

无论你在哪个国家,你都会发现,在中国的超市里都有中成药卖,只不过是换了个国货的标签而已,而且这些中成药基本上只有中国人买。我们完全改变了在非洲的想法。在我看来,如果真的要做生意,就要把中药材卖给当地人,让非洲人真正接受来自中国的中药材。

2006年,我们的六味地黄丸在非洲生产。当然,产品名称不是“六味地黄丸”,因为当地人不了解。我们有个英文名叫“GOLD SIX”,意思是六种金色的东西组合在一起。

我们在非洲生产的六味地黄丸和大家在药店买的六味地黄丸有点不一样。因为目前国内药厂生产的六味地黄丸大多是浓缩丸,一瓶100粒,每次8粒,一天3次。这种形式的浓缩丸非洲人是接受不了的,每天数也很不方便。

所以我们一直在找生产浓缩硬胶囊的中药厂,至今都有合作。浓缩胶囊的“黄金六条”,一早一晚,非洲人吃起来很方便。到目前为止,我们在非洲的所有产品都使用胶囊。

中草药生产出来以后,我们做的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就是培训,向非洲人推广中草药,告诉非洲人中草药的各种好处。

虽然远隔重洋,但传统文化是相通的。在化学药物诞生之前,全世界的人都用草药治疗疾病。中国的草药被称为中草药,非洲国家也有自己的草药。我被邀请到摩洛哥与当地的草药制药企业会面。他们问我:他们的草药能像中药材一样用现代工艺和技术生产出来吗?我告诉他们,中国人的祖先在2000多年前就整理了中草药,知道什么草药能治什么病,写出了权威的草药配方,所以他们才能进行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

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中草药在商品开发和市场份额上落后于日本。我们想在这方面继续努力,祖先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不断传承下去。

80多家企业落户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郊区的东方工业园,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新华社)

中国人可以在非洲做很多事情。

其实我是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并不是商务人士。然而在非洲,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我发现“天助自助者”,只要努力,很多事情都可以做好。

如果我们近年来在非洲取得了一些成功,我们可以总结以下经验。

首先我靠的是团队的力量和大家的帮助和支持。有读者在读完《走进非洲》后对我说:你身边的人都很优秀。在我看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关键是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长处和能力,善于团结每个人。

其次,进入非洲,一定要融入非洲,和当地人好好相处,这样才能了解他们,找到商机。我在非洲这么多年,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我们有非常好的当地合作伙伴。这个合伙人是一家药企,现在是上市公司。它以前从未到过中国。在与我们合作之前,它一直与印度公司合作。它所有的设备都是从印度进口的,它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也是印度人。现在,我们将其引入中国,他们在中国遇到了许多大型企业,合作了越来越多的项目。

经常有人问我:想在非洲投资做事,有什么诀窍?我个人有个小窍门。如果你去一个非洲国家,不了解当地情况,一定要先吃一顿中餐,治疗肠胃。记住,一定要多点几个菜,和老板好好聊聊,那你就能掌握基本情况了。一般来说,中餐馆老板都是“行走的地图”。他们有很多关系和信息。

此外,近年来,非洲大陆启动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如果想去非洲投资,可以选择在当地的自贸区建厂,这样可以享受一些免税或者减税的政策。此外,一些自由贸易区是由中国人建造和管理的,因此在这些地方投资更安全。

如今,通过互联网,我们企业的运作和管理比以前更加活跃、科学和高效。我这几年来中国的次数很多,但是每天都能从网上了解到企业在非洲的生产销售情况,甚至每个员工的情况。现在,中国很多企业都在用现代管理模式运作,所以中国人去非洲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目前,非洲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外部支持。这种支持不仅包括资金支持,还包括技术支持。他们需要学习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附加值。我认为这些都是中国人和中国企业家可以帮助他们做的事情。

赵彦明所著的《走进非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