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网是中国最大的旅游内容生产和分发平台,提供及时权威的旅游资讯和丰富的旅游短视频

他让现代建筑在非洲“水土不服”。

旅游新闻 2024-06-04 浏览(1139) 评论(0)
- N +

本报特约记者王毅

一座又一座充满现代设计内涵而又不失非洲文化特色的新建筑在两个古老的大陆上拔地而起:布基纳法索瓦加杜古的议会大厦、德国柏林坦佩尔霍夫机场前的流动剧院舞台、英国伦敦海德公园蛇形画廊的夏季展厅、布基纳法索库杜古省立高中和肯尼亚凯格罗学校...这些具有非洲特色的新建筑是如此醒目和闪耀。它们都出自布基纳法索建筑师卡莱尔之手,卡莱尔于2022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非裔建筑师。

出生于1971年的卡莱尔在成年之前就从村民那里学到了非洲文化的精髓。他是村长的儿子,被视为村里的“首富”,但他的父亲不识字,因为村里没有小学,村里没有人识字。他的父亲下定决心,即使牺牲家人也要送他去大城市读书,使他成为村里第一个“文化人”。当卡莱尔离开时,每个邻居都来为他送行,有一个人递给他一枚硬币,即使是最穷的邻居也不例外。多年后,卡莱尔回忆说,他问母亲:“为什么他们把我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妈妈回答:“我们都是在投资未来。”

1991年,卡莱尔作为德国慕尼黑大学“发展活动家”培训班的幸运儿,生平第一次登上飞机,从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经西非法语区最大城市阿比让飞往柏林。沿途的原始非洲和欧洲的“钢筋森林”让他感到震惊。到达后,他进行了一次愤怒的学习,希望学习回馈故土的现代化进程。

几年后,当卡莱尔从柏林工业大学毕业,拿着象征着“现代建筑准入证”的“德国制造”木工证书赶回家乡时,他立刻意识到“水土不服”的严重性:混凝土施工工艺过于复杂,当地学历不高的粗加工工人很难保证质量,几乎所有原材料都严重依赖进口;他引以为傲的木工专业也用处有限,因为萨赫勒干旱的内陆地区极度缺乏木材,大部分木材不适合建造房屋;交通工具很少,费用也很高。他试图用当地最常见的驴来运输建筑材料。结果,饥饿的驴实际上帮助吞噬了一些作为饲料辛苦积累的木材。

卡莱尔开始思考如何让现代建筑在非洲“适应水土”。他意识到“西方的生活方式和建筑模式已经无法复制,混凝土也不适合非洲”。他把目光转向脚下的红土:在离他家乡不远的马里廷巴克图,建于1327年的津加里贝尔清真寺是由红土和泥土建成的,外墙上留有许多木桩,以便在损坏时随时用泥土和水进行修复。在过去的700年里,廷巴克图经历了无数次战争、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的洗礼,但那些看似脆弱的泥建筑经过无数次修复后仍然屹立不倒。卡莱尔认为,这是非洲建筑真正值得学习和继承的精髓:首先是基于当地材料,其次是易于学习和人人参与。

他著名的甘多小学(如图)就是这样一座建筑:所有资金来自村民集资,大部分劳动力来自当地;建筑主体由混合了当地土壤和少量水泥的干粘土砖制成,而外墙则由当地桉树的细树枝制成;墙体为雕花空,屋顶采用双层凸起结构,目的是更好的通风、采光和节能。同时设计了超大遮阳伞,可以防雨遮阳,白天在室内不用开灯,而室外几乎没有阳光。

这座外观看起来“土味”的建筑拥有许多现代时尚元素:干粘土砖中的加固材料使用了当地人手工切割和回收易拉罐获得的铝合金线,屋顶则使用了西非随处可见的马口铁,既符合西欧时尚的“环保理念”,又满足了建筑实用性的要求。

卡莱尔认为,瓦加杜古是布基纳法索这个落后国家工业化程度最高的中心,可以大胆采用更现代的设计和材料,而这座建筑的设计理念是“人人平等”,这是非洲传统社会文化中最现代的部分。

2022年3月1日,凯雷的努力获得迄今最高层次的承认和褒扬:1979年创立、被称作“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首次授予了一位非洲裔建筑设计师。对于获奖,凯雷感慨道:“我希望改变定式,推动人们去梦想、去冒险,我认为有钱也不意味着可以浪费材料,没钱也不意味着就不该尝试创造优质的建筑。每个人都应该有权享受品质、奢华和舒适,因为我们相互关联、荣辱与共、同呼吸共命运。”▲

标签: